記得以前我還在唸專科而且對股票一點興趣都沒有的時候,我爸晚上在家都會很專心的看著第四台的投顧老師在解盤的節目,在那邊拿著一張我看不懂得分析圖表,而圖表上則佈滿了各種連續不規則的曲線與條狀圖,而投顧老師則指著圖表,不斷的吹噓著自己看的有多神準、跟著他操作買賣股票準沒錯的話語,那時後的我完全聽不懂也搞不懂那是啥玩意,只是覺得怎麼那麼複雜、難以理解啊!
之後當我自己開始透過一些股票技術分析的書籍,摸索著學習有關股票技術分析知識的時候,才覺得技術分析也不過就是看圖說故事而已嘛!
而差別最多的地方也只是說故事的人說的好不好而已,一點也沒有那麼神秘與難懂!
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好像很高深莫測的技術分析吧,讓大家都可以看破投顧老師的計倆吧!
然而在開始介紹技術分析之前首先要來解釋名詞;以下是常見的各種技術分析的名詞與意義。
1. K線
又稱為”陰陽線”據說最早出現的時間大約是17世紀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稻米期貨市場,”陰陽線”的主要用途為記錄當天稻米買賣的價格走勢情形,而商人則根據”陰陽線”過往的走勢來判斷未來價格的預測,以做為買進或賣出的決策。由於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所以有許多地方會沿用或是參考日本的制度,現在大家所熟悉的K線則是”陰陽線”慢慢演變而來的,K線又分為紅K線及黑K線!
以下就用圖形來加以說明:
紅K線圖形
A點:柱狀實體最底部為開盤之價格
B點:細線最高點為盤中最高之價格
C點:細線最低點為盤中最低之價格
D點:柱狀實體最上層為收盤之價格
紅K線圖形所代表的意義為收盤價格高於開盤之價格
黑K線圖形

A點:柱狀實體最上層為開盤之價格
B點:細線最高點為盤中最高之價格
C點:細線最低點為盤中最低之價格
D點:柱狀實體最底部為收盤之價格
黑K線圖形所代表的意義為收盤價格低於開盤之價格
紅黑K線圖形最主要是以圖形來代表當天所有的價格走勢的強弱態勢,可運用做為判斷當天買賣雙方何者較佔優勢.
2. 成交量
用來顯示當天、當週或當月成交量,通常台灣的股票市場個股的成交量是以股票成交張數為單位,大盤是以當日買賣總成交金額為單位,成交量是做技術分析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而成交量主要作為市場活絡程度的依據,股票市場買賣越是活絡,則股票價格變動的情形與幅度會越大,因此賺取價差的機會也就會越高!
3. 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為股價或是大盤每日收盤價格的平均價格連接起來,所形成一平滑連續的一條線,根據其計算基本參數不同而有不同的移動平均線,一般較常使用的為5日平均線(因為一週有五個工作天所以又俗稱週線); 計算公式為:收盤當日價格加上前四日的收盤價除以五 (P1+P2+…+P5)/5 = P;再將每日所得到的平均價格連成一條線即為5日平均線,另外有10日平均線(又稱為雙週線) 、20日線(又稱月線) 、60日線(又稱為季線) 、120日線(又稱為半年線) 、240日線(又稱為年線),移動平均線是做技術分析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作為短中長期的趨勢判斷依據,而移動平均線也代表了一個很重要的意涵即是投資人"平均成本"的概念.
意思就是假設當投資人在股票連續上漲的時候,每天都以收盤的價格買進相同標地與數量的股票;在股票連續上漲的五天內所買進股票的平均成本必然低於第五天的收盤價格,所以目前帳面上投資的結果是賺錢的,因此投資人就有可能考慮將股票賣出,以獲得報酬.
反過來看當股票連續下跌的時候,最後一天的收盤價格越低於平均價格時,投資人進場買進該股票的價格,相對於較早連續買進該股票的投資人便宜很多,因此當股價開始上漲的時候投資的獲益的速度與幅度也會較快與大.
K線、成交量與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最重要的三個判讀工具,一定要熟記其內涵意義,以作為日後分析的依據。
如果想要再多了解K線意義的朋友們,我推薦可以去購買寰宇出版社所出版的"股票K線戰法"一書來研讀K線的精髓!